年,中国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随后国内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应运而生,掀开了中国消费金融事业的崭新一页。年国务院再次强调,要助推消费升级,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居民家庭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贷需求,并提出要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民间资本探索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年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提及消费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到“金融首要任务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不能“脱实向虚”。这为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机遇。那么何为消费金融政策?消费金融政策发展历程是什么?对消费金融发展有哪些结论呢?
一、消费金融政策发展历程
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无论从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角度看,消费金融试点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消费金融政策,经历过主要三个时期,适时地出台相关政策是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趋势和需要。
表1:消费金融政策发展历程
消费金融政策
消费金融发展
试点期
年8月13日,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为试点消费金融公司的转入、监管和规范经营提供了法律保障。
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各设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试点,首批成立了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4家公司。
修订期
年11月14日,中国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修订稿)》,并宣布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试点工作。
除老4家外,相继成立了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7家公司。
全国推广期
年6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
截止到年5月,相继成立了杭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上海尚诚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河北幸福消费金融、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公司、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13家公司。
年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
年3月5日,《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消费金融,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会员单位下发《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消费金融》(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定义并规范了23项披露指标。
数据来源:国务院官方网站、互联网资料、新金融研究院
二、消费金融试点期
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年初,银监会相继批准了北银、中银、四川锦程和捷信四家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中,除了捷信以外,其余三家均为银行系。
表2:试点期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数据来源:银监会、新金融研究院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要求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亿元人民币;而非金融企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要求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但消费金融牌照对于绝大多数非银机构而言,仍可望而不可及。主要是资质要求太高,所以对于绝大多数非银机构而言,只能通过谋求与大公司、大金融集团合作拿牌照。故而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系为主。从银行的自身的业务端来看,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主要以信用卡分期和消费贷款为主。而消费贷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看成是大额的信用卡。目前银行越来越倾向于成立单独的消费金融子公司,并拿到消费金融牌照,“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消费信贷业务对银行利润贡献度凸显出来。”
三、消费金融修订期
年11月14日,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修订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67号)关于“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消费金融公司”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银监会在认真总结3年来的试点经验,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并宣布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试点工作。
修订后的《办法》分为5章,共计39条。立足于满足试点公司深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此次修订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重要调整:(1)增加主要出资人类型,促进消费金融公司股权多样化,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消费金融优势资源;(2)放开营业地域限制,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异地业务,以利于试点公司尽早实现规模效应,增强行业整体实力;(3)根据业务发展实际需要,增加吸收股东存款业务,以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更好地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发展;(4)将消费金融公司发放消费贷款的额度上限由“借款人月收入5倍”修改为“20万元人民币”,以充分体现其功能定位,增强业务可操作性;(5)增加公司风险管理的自主权,删除“消费金融公司须向曾从本公司申请过耐用消费品贷款且还款记录良好的借款人发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限制性要求;(6)增加消费者保护条款,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在业务办理中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经国务院同意,此次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重庆、西安、青岛等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此外,根据CEPA相关安排,合格的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可在广东(含深圳)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扩大试点掌握“一地一家”的原则,将可新增12家试点机构。《办法》正式施行后,银监会将坚持商业化、市场化原则,在市场主体自愿申请的基础上,严格依照《办法》规定的各项准入条件进行审批,启动扩大试点工作。
修订期,消费金融产业发展状况,除老4家外,相继成立了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海尔消费金融公司、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湖北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金融公司7家消费金融公司。
表3:修订期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新金融研究院
四、消费金融全国推广期
年6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向消费者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信贷,规范经营、防范风险,使消费金融公司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议指出,发展消费金融,重点服务中低收入人群,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
年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在指导意见中,(1)指出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2)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支持小微金融服务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支持消费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拓宽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创新财富管理模式。(3)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的,要严格遵循监管规定,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并保守客户信息。消费金融公司要制定完善产品文件签署制度,保证交易过程合法合规,安全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4)明确消费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之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
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消费金融有两层含义:第一,放开市场准入,这其实是去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相关决策的延续。该会议后,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即可放行。第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则是第一次明文出现。
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意在鼓励消费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截止到年5月,相继成立了杭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上海尚诚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包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河北幸福消费金融、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公司、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13家公司。
表4:全国推广期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名称
获牌时间
注册资金(万元)
股东背景
注册地
杭银消费金融公司
.7.7
杭州银行、网盛生意宝、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等
杭州
华融消费金融公司
.10.23
00
中国华融、合肥百货、华强弘嘉、新安资产等
合肥
盛银消费金融公司
.11.3
00
盛京银行、大连德旭经贸有限公司等
沈阳
晋商消费金融公司
.1.24
晋商银行、奇飞翔艺软件、天津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华宇商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
长银消费金融公司
.6.16
30
长安银行、汇通信诚租赁、北京意德辰翔投资有限公司等
长沙
哈银消费金融公司
.11.11
30
哈尔滨银行等
哈尔滨
上海尚诚消费金融公司
.11.25
上海银行、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市德远益信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
中原消费金融公司
.12.20
中原银行、上海伊千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郑州
包银消费金融公司
.12.21
00
包商银行、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包头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
.1.24
00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
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公司
.1.22
00
张家口银行、神州优车、蓝鲸控股集团
石家庄
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公司
.1.22
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
珠海
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4.12(筹)
00
江苏银行、凯基银行、二三四五、海澜之家
苏州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新金融研究院
五、主要结论
1、政策支持,推动消费金融发展
经过7年多的发展,消费金融政策从试点,到扩大范围,再到全国推广,消费金融公司从4家,到11家,再到目前24家,而且行业整体事先盈利,年累计实现净利润超过10亿元。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将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以“成熟一家,审批一家”为主线,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未来将会继续有一批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
2、消费拉动,助推消费金融爆发
根据波士顿咨询报告,年,75%中国消费者将维持或增加消费支持。根据艾瑞咨询报告,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为19万亿元,预计到年将超过41万亿元。如果消费金融仅占按揭存量的一般,就将催生近10万亿元的市场空间,可谓市场规模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转变等,消费金融市场也正在悄然改变,从基本到升级消费、非理性到理性消费、被动到主动消费、标准化到定制化消费、个人到家庭服务消费、固定场景到移动场景消费,这些消费升级和消费理念转变,将助推消费金融大爆发。
3、银行系仍是消费金融机构主力军
截止到年5月,目前全国有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中非银行系持牌机构只有4家(捷信消费金融公司、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华融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系消费金融机构有20家,占比为83.33%,所以银行系仍是消费金融机构主力军。
银行系消费金融机构,是在银行传统零售信贷业务的基础上把客户重心进一步下沉,介入资质相对较好、承贷能力充足的中低收入群体。强大的银行股东背景实力、低成本的资金获取能力、广泛的银行网点布局是银行系消费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持牌系消费金融机构中,银行系占据主力地位。
综述,笔者认为,消费金融已经逐渐在“政策支持+消费拉动”的双重驱动下,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年中国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到年明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消费金融公司从最初的4家增长到目前的24家,整个消费金融产业正在经历“政策试点期—政策修订期—政策全国推广期”的典型产业演变历程,经历6年多的发展,有望在整体消费升级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赞赏
长按引发白癜风原因有哪些治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gyi2012.com/smyjs/smyjs/108644020.html